【英國的食物真的很難吃嗎?】
去英國念書前,幾乎所有認識我的、關心我的朋友,問候中都會夾雜一句:「英國的東西很難吃耶,妳去了怎麼辦?」
看起來,倫敦的炸魚薯條,已經被世界其它角落的人,視為恐怖都市傳說的一部份。其實呀,對我來說,地球上其它地方的菜色,怎麼會有媽媽煮的好吃呢?所以,除了口味太極端的食物,吃什麼都差不多,尤其我本來就不是「外食美食家」,算是非常好養。
在英國生活的時間中,我不是那種會尋覓街頭巷尾美食的人;但就像所有華人一樣,在海外,至少會知道,離自己最近的「唐人街」在哪裡?華人超市在哪?如果偶而因為思鄉,想吃個牛肉麵或茼蒿,就知道該去什麼地方。
認真地說,炸魚薯條,我在英國大概吃不超過兩次吧,但那幾乎只是「觀光客食物」,我們可都是自以為「居民」的,反倒是我人生中吃最多的印度料理,就是在英國,不知道為什麼,在大型劇院旁,或是在經典城市的街頭,遇到印度料理的比例最高(跟人口組成也有關係)。
重點是,這種超不挑嘴的(好)習慣,對於畢業後直接從事國際工作的我來說,幫助很大;我極少在意去的國家,到底吃什麼,因為工作太忙,第一也沒時間吃;第二是我們工作時間極長,空閒到有時間進食的時候,多半已經三更半夜了,要嘛只有便利商店,要嘛只有泡麵。
相比之下,其實在英國的時光,只要有錢有閒可以吃飯,都是美食。
#國際新聞
#國際生活
#美食
#印度料理